到底什么是品質問題?每一個公司都幾乎在討論這樣一個命題。當產品質量出現問題時,首先想到的就是品質部。但對于一位質量經理,又有什么苦衷呢? 一位質量總監發飆:“什么是品質問題?研發部將圖紙弄錯了,那叫研發問題;工藝部將作業指導書寫錯了,那叫工藝問題;生產線將一個產品做錯了,那叫生產問題……而現在,所有這些問題公司都叫品質問題,老板一聽是品質問題,就來罵質管部,就來罵我。” 僅僅半個月的時間,就有五六家客戶發來重大質量投訴。老板上火,打電話斥責我:“為什么我們最近有這么多問題?你作為公司的品質總監,是干什么吃的?到底是你的能力有問題還是你的態度問題?” “對于公司面臨這么多的品質問題,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:管理混亂。”具體分為以下五條問題點。 問題一:崇尚人治,強調品質是盯出來的;客戶水平提高了,我們卻沒有變 有的問題如果發生在七八年前,可能不會是嚴重問題?涩F在客戶的層次提高了,要求提高了,而我們的做法還沒有變,我們輸出的產品質量也沒有變,問題就來了,就是現狀和目標(要求)之間的差距,目標或要求提高,現狀不變,問題就產生了。 問題二:集團軍的規模,游擊隊的打法,不出問題才怪 公司員工的做事風格,可以用一句話形容:‘跟著感覺走,走到哪里算哪里’。各部門、各個環節的工作要求不明確,員工按流程、按要求做事的意識差。 問題三:公司的組織分工與權力分配存在很大問題,高級管理者的職權與角色錯位 問題四:公司想做的事情太多,自身能力不足,資源配置不當 問題五:公司缺乏先進的品質文化和對自己工作結果負責任的意識 公司的品質文化有問題。公司目前對待品質、成本、交付的態度就是:交付第一,成本第二,品質第三,在面對品質和交付、成本相沖突時,我們往往將品質放在最后考慮,先將貨發出去再說。 好的產品是制造出來的,不是檢驗出來的,因此,品質的關鍵在于管理。 一、質量是由客戶決定的 產品到客戶手中,無論標榜的是多么豪華的配備、性能是多么卓越、外觀是多么的精美,但是,并不是客戶所需要的,結果是淘汰一途。因此,制造商的立場與觀念:用“最適質量”取代“最佳質量”;而“最適質量”即是讓客戶感到“最滿意的質量”。 01 滿足客戶現在的需求 符合特定的規格 功能好 使用方便 外觀精美 02 保障客戶未來的需求 經久耐用,不易發生故障 安全可靠 外在環境影響小 為客戶設想周到 二、質量不是增加成本,而是可以降低成本 人們對質量認識的錯誤觀念:提高質量就是要提高成本。 對于制造業而言,不良率下降,成本就會下降: 不需要花費檢驗、修正不良品的成本; 沒有不良品,節省材料更換、機器調整的費用; 因不良品的減少而有更多生產機會; 在不良率減少的情形下,可以改善生產的持續生產能力。 三、品質管理 品質管理就是將產品質量的不穩定減到最低,甚至剔除。品質管理是管理者為了達到部門的目標,所進行的一切活動。 01 從不穩定的產品質量抓起 不穩定的因素來源于: 人員 設備 材料 方法 環境
|